人才培养
2021级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金沙集团3354cm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
一、适用学科及培养方向
制科学与工程(081100)
系统工程(081103)
培养方向为: 1. 可靠性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
 2. 系统可靠性理论与方法
 3. 产品环境工程理论与方法
 4. 软件可靠性理论与方法
 5. 元器件可靠性理论与方法
二、培养目标
金沙集团3354cm系统工程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
1.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2. 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掌握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的基本概念与理论,能以复杂系统/产品为研究对象,在全寿命过程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技术,进行系统/产品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的综合论证、设计与分析、试验与验证、生产与保证、运用与保障的高层次、综合性、创新型的理论方法与工程技术研究人才。
三、培养模式及学习年限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全日制培养模式,实行学分制和责任导师负责制。本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具体参照《金沙集团3354cm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
四、知识能力结构及学分要求
本方案对学术型硕士学位要求的知识能力结构,由学位课程及综合实践与培养环节两部分构成,包含德育及学术素养、学科基础及专业知识理论、基本技能及综合实践创新能力等几方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各培养环节的学分要求如附表所示。要求研究生依据培养方案,于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获得知识能力结构中所规定的各部分学分及总学分。
五、培养环节及要求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根据本学科的培养方案,在考虑到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与学位论文要求的基础上,由导师(组)与硕士研究生本人共同制定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计划和学位论文研究计划,一般应在每学期开学后2周内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确定后,不应随意变更。
2.学位理论课
本学科硕士学位要求的理论课程体系,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基础及学科理论课、专业理论课、综合素养课及跨学科课等,各课程组构成及学分要求见附表。
3.综合实验
根据《金沙集团3354cm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基本规定》,硕士研究生需根据个人兴趣及导师(组)要求,选择完成不少于3学分的本学科专业实验课程,并通过考核,由实验课授课教师负责考核,记载成绩。
4.学术报告
根据《金沙集团3354cm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基本规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需选听学术报告总数不少于10次,考核通过者取得1学分。
六、学位论文及相关工作
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开展,是研究生在导师(组)指导下,完成科研工作的过程。通过对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的综合训练,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学术素养,规范学术道德,提升获取知识的能力、凝练科学问题开展科研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涉密学位论文执行《金沙集团3354cm研究生涉密学位论文开题、评阅、答辩与保存管理办法》。
1.开题报告
执行《金沙集团3354cm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基本办法》及《金沙集团3354cm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实施细则》。
2.中期检查
执行《金沙集团3354cm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基本规定》,且要求本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第4学期6月底前完成中期检查。
3.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执行学校以及学院的相关文件规定。
七、终止培养
执行《金沙集团3354cm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基本规定》。
 
 
 
 
 
 
 
 
 
 
 
 
 
 附表1: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学位必修课程/环节设置及学分要求  | 
    |||||||||||
课程性质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要求  | 
    ||||||
学位课程及环节学分要求  | 
    学位理论课  | 
    思想政治理论课  | 
    28111103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
28111105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32  | 
    2  | 
    2  | 
    |||||||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模块  | 
    最低3分  | 
    ||||||||||
基础及学科理论核心课  | 
    14112101  | 
    可靠性数学基础  | 
    48  | 
    3  | 
    最少9分  | 
    ||||||
14112102  | 
    运筹学  | 
    32  | 
    2  | 
    ||||||||
14112103  | 
    工程优化  | 
    32  | 
    2  | 
    ||||||||
14112303  | 
    工程信号分析  | 
    32  | 
    2  | 
    ||||||||
14112304  | 
    可靠性物理基础  | 
    48  | 
    3  | 
    ||||||||
基础及学科理论核心课课程模块  | 
    最低9分  | 
    ||||||||||
专业理论核心课  | 
    14113101  | 
    系统可靠性建模与仿真  | 
    32  | 
    2  | 
    最少4分  | 
    ||||||
14113102  | 
    机械工程中的可靠性  | 
    32  | 
    2  | 
    ||||||||
14113103  | 
    网络可靠性  | 
    32  | 
    2  | 
    ||||||||
14113104  | 
    测试性建模与分析  | 
    32  | 
    2  | 
    ||||||||
14113105  | 
    系统健康监测技术  | 
    32  | 
    2  | 
    ||||||||
14113106  | 
    保障性分析技术  | 
    32  | 
    2  | 
    ||||||||
14113107  | 
    软件可靠性与安全性  | 
    32  | 
    2  | 
    ||||||||
14113109  |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风险分析  | 
    32  | 
    2  | 
    ||||||||
专业理论核心课课程模块  | 
    最低4分  | 
    ||||||||||
基础及学科理论课及专业课程组小计  | 
    最低14分  | 
    ||||||||||
本学科其它理论课、专业课  | 
    141132XX  | 
    其他专业理论课  | 
    |||||||||
本学科其它理论课、专业课课程模块  | 
    最低0分  | 
    ||||||||||
综合素养  | 
    14114201  | 
    系统工程研究方法  | 
    16  | 
    1  | 
    最少1分  | 
    ||||||
12114112  | 
    学术英语(硕)  | 
    32  | 
    2  | 
    最少2分  | 
    |||||||
12114113  | 
    学术英语(硕免)  | 
    0  | 
    2  | 
    ||||||||
14114301  | 
    科学写作与报告  | 
    16  | 
    1  | 
    最低1分  | 
    |||||||
综合素养课程模块  | 
    最低4分  | 
    ||||||||||
跨学科课  | 
    ----  | 
    跨学院并跨一级学科选课(限学科理论课或专业课)(最低3学分)  | 
    3  | 
    最低3分  | 
    |||||||
跨学科课课程模块  | 
    最低3分  | 
    ||||||||||
综合实践与培养环节  | 
    综合实践与培养环节  | 
    141161XX  | 
    本学院专业实验课  | 
    最低3分  | 
    |||||||
00117202  | 
    学术报告(硕)  | 
    0  | 
    1  | 
    最低1分  | 
    |||||||
00117201  | 
    开题报告(硕)  | 
    0  | 
    1  | 
    最低1分  | 
    |||||||
综合实践与培养环节课程模块  | 
    最低5分  | 
    ||||||||||
学位课程及环节必修学分合计  | 
    最低30分  | 
    ||||||||||